中新網9月19日電 據廣州日報報道,“金九銀十”已在眼前,車市能否迎來一個銷售旺季?車商認為,“對今年余下的日子而言,消費者對車市的信心是決定今年汽車市場能否有個好收成的關鍵”。
汽車市場往年的經驗表明,在元旦、春節(jié)、“五一”、國慶幾個傳統(tǒng)節(jié)日,銷售都會出現一個高潮。但今年汽車市場銷售高潮出現的跡象仍沒有顯露。雖然廠家都還沒有明確降價的意思,但為了啟動市場,經銷商已開動了價格利器。因此,不受廠家認可的“暗降”成為多數經銷商采取的重要措施。除了一些緊俏車型仍然會出現排隊甚至加價的現象外,絕大部分車型都出現了少則上千,多則上萬元的優(yōu)惠,即便如此,商家并沒有感受到暖意。造成這一局面的直接原因就是價格對銷售的刺激作用正在逐漸弱化。
由于消費者持幣觀望,近期汽車市場的銷售也呈現疲態(tài)。一家經銷商表示,現在每周的出貨量在15輛左右,而正常狀況為20~25輛。車市旺季不旺主要是降價造成的,盡管車價有所下調和優(yōu)惠舉措多多,但消費者持幣待購的意識卻日漸濃厚。從經銷商的角度來說,優(yōu)惠和降價的幅度不足以打動消費者,其實經銷商也希望廠家能夠主動降價,回應消費者的持幣待購。
今年上半年由于廠商很好地控制了產量,車市價格相對穩(wěn)定,市場銷售出現了穩(wěn)定增長,一些廠家相繼調高了年產量計劃,再加上下半年一些重量級的新車陸續(xù)上市,因此消費者更有理由相信車價還會繼續(xù)下降!斑@種車價下移的狀態(tài),對破解消費者持幣待購的心理并無益處!睒I(yè)內人士表示。
而另一方面,消費者對汽車的關注從價格轉向了用車成本等方面。油價上漲導致使用成本的上升預期制約了汽車消費。相關人士認為,近年來車價逐步下調的利好,其實早已被油價上漲、維修費用過高、車價下移致使車輛快速貶值等經濟成本的上升所抵消。特別是近一兩個月來油價的快速走高,對“金九銀十”的汽車銷售影響極大,改變買車或推遲買車計劃的消費者都不在少數。因此,如何給消費者樹立信心,已經是擺在汽車廠商面前的一道新的課題。(黃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