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瑞生 本報特約評論員
北京的外來孩子們提前收到了一份六一的大禮——北京《中、小學學生學籍管理辦法》即將被廢止。在免費和就近入學方面,非本市戶口將與本市戶口享受一樣的待遇。此外還將對適齡兒童、少年就學環(huán)境和入學條件進一步明確和細化。
孔夫子說,有教無類。這個“類”更像是一道制度和心靈迷墻。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沒有當?shù)貞艏捅仨毥患{高額贊助費才能入學,否則只能選擇辦學條件較差的農民工子女學校。其次是受教育的過程不平等。農民工子女由于語言、文化、習俗和知識基礎的不同,與當?shù)貙W生之間往往會產生較大的心理隔閡,歧視或其他不公平會過早地讓心靈筑起一道難以逾越的壁壘。
北京此舉最大的意義不在于從根本上動搖了戶籍制度,有效地降低了戶籍“含金量”。如農民問題專家溫鐵軍所說,戶籍制度改革本身并不復雜,但附加在戶籍制度之上的相關社會經濟政策以及由此形成的社會利益分配格局卻是錯綜復雜的。有調查稱,北京戶口綁定權益超百萬。因此,與其空喊一日建成羅馬,不如從教育、低保和住房這三大堡壘著手,實現(xiàn)城鄉(xiāng)和諧發(fā)展,為中央戶籍改革大計先鋪好坦途。
稀釋戶籍含金量,無疑讓水壩的兩頭逐漸一碗水端平,最終自由而且自然地流動,才不會讓堤壩決堤,城市的未來也才能有新的基因。浙江古時多進士,近代多院士。有學者認為最大的智慧之源來自于中國歷史上最大的一次移民——南宋士族的南遷。當代美國科技睥睨世界,移民更是功不可沒。破除外來者面臨的教育壁壘,要有現(xiàn)代化和全球化的胸襟。
作為首都的北京無疑是個好榜樣,我想,14個中央試點戶籍改革城市也會迅速跟進。至于其他城市,同樣要認識到小市民氣是跑不贏世界潮流的。
廣東三大監(jiān)獄調查顯示,農民工罪犯中九成以上在26歲以下,八成犯罪的新生代農民工在幼年時期留守農村無人看管,近六成屬于“盲目流入城市犯罪”。多一所校園,少一所監(jiān)獄。著名詩人羅伯特弗羅斯特在《修墻》中講述“我”和鄰居一起去修墻,可是“在墻那地方,我們根本不需要墻:他那邊全是松樹,我這邊是蘋果園”。教育公平,從拆墻開始。
![]() |
【編輯:侯冬華】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