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錦濤同志在十七大報告中指出,“堅持國家一切權力屬于人民,從各個層次、各個領域擴大公民有序政治參與,最廣泛地動員和組織人民依法管理國家事務和社會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yè);堅持依法治國基本方略,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實現(xiàn)國家各項工作法治化,保障公民合法權益!
據(jù)悉,中國已有1.5億農民工在城市務工,但到目前為止,全國人大代表中還沒有這個龐大群體的代表。
廣東省此次有六名農民工當選省人大代表意義重大。
記者從廣東省人大常委會獲悉,將于明年1月召開的廣東省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將有6名農民工代表,這將是農民工第一次當選廣東省省級人大代表。
廣東省人大常委會負責人對記者說,黨的十七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從多角度關注民生,讓最基層的老百姓參政議政。廣東是中國流動人口第一大省,全省農民工數(shù)量超過2300萬人,他們中大多數(shù)人工作在城市最苦、最累、最險的行業(yè),為城市發(fā)展做出了巨大貢獻,農民工群體逐漸成為城市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產業(yè)工人的核心成員。因此從政治上關心、生活上關懷、社會機制上給予保障,也是黨和政府應著力解決的一項民生工程。
農民工當選省人大代表:非廣東省籍非城鎮(zhèn)戶口
記者了解到,11月16日上午,廣州市十三屆人大第二次會議閉幕。會議選出104名廣東省人大代表,其中有兩位是農民工,分別是來自廣州珠江鋼琴集團有限公司質量部的科員馬曉鳳和來自廣州市敬靖保潔有限公司的清潔工賀翕云。兩人均為女性。
同日閉幕的深圳市四屆人大四次會議,從32名候選人中差額選出了26名廣東省人大代表。其中兩人為農民工,一男一女,分別來自寶安區(qū)和龍崗區(qū)。
依照相關法律規(guī)定,各地選出的人大代表,還須經廣東省人大常委會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審查后報省人大常委會確認。
此前,廣東省人大常委會對此次省人大代表的選舉提出要求,其中規(guī)定:“在農民工比較集中的市,應有農民工代表。”據(jù)此,廣東省十一屆人大將有6名農民工代表,其中廣州、深圳各兩名,佛山、東莞各1名。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廣東省人大代表中的農民工代表的條件是:非廣東省籍、非城鎮(zhèn)戶口。
各界評說傾向一致:這一做法值得推崇
廣東將一次產生6名農民工省級人大代表的消息一出,立即在各界產生了強烈反響,記者從網(wǎng)上看到許多留言,其中一名叫羅瑞明的人士指出,這次廣東省即將召開的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將首次出現(xiàn)農民工的身影,6名代表雖說名額少,但是它卻顯現(xiàn)出重大的意義。
羅瑞明說,作為一大群體的農民工在省人大會上有了自己的席位,彰顯出黨和政府已經把解決農民工的問題擺到了重要的議事日程,由此享受到重量級的話語權,這對于農民工中常出現(xiàn)的欠薪討薪問題、同城不同價、同命不同價等問題,有更直接、更暢通的渠道進行陳述。許多切身的利益和權益因此可以得到相應的維護,更重要的是顯示出一種地位、一種政治待遇與其他群體平等相處。
有關人士指出,雖說農民工問題以往也有許多人士為之呼吁,從上到下也越來越重視,但由于不是切身體會,反映的問題總不夠完整。農民工的問題只有農民工自己最清楚,他們自己反映才最有說服力,讓他們直接提出議案,把他們的意愿展現(xiàn)在省人大會上,使有關方面對農民工的狀況更了解、更重視,從而得到適時的解決。
社會各界普遍認為,人代會給農民工適當?shù)拇砻~,農民工的問題自此有了代言人,既能將農民工的問題及時反映上來,又能將黨和政府對農民工的關愛及時貫徹下去,農民工群體的意愿更為集中,有利于加強對農民工的管理,為農民工提供更多保障和支持,充分調動農民工干事業(yè)的積極性。農民工代表在省人大會上參政議政,可以更好地行使當家作主權力。其意義不僅在于當選代表的榮耀,更在于農民工的地位進一步提高,農民工不僅在經濟、生活地位上有了逐步的提升,而且在政治地位上有了進一步的提高。
有人指出,這一消息讓人興奮和感慨。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進步,農民工群體將不可阻擋地成為城市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是改革開放后經濟一體化、人口大流動和社會大融合的必然結果。然而不可否認,一些外來農民工卻沒有得到公正的待遇,像子女入學、看病就醫(yī)、養(yǎng)老保險及城鎮(zhèn)戶口等方面,外來工都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和“歧視”。
有專家認為,廣東省探索吸收省外戶籍農民工為省人大代表值得推崇。更值得關注的是,人大代表設置“農民工”界別,農民工就可以理直氣壯地坐在代表席位上代表自己,行使神圣的當家作主權力,切身的權益因此可以得到相應的維護。過去一個時期,在參政議政和權利表達方面,與由官員、企業(yè)家、精英階層和明星等所組成的強大方陣相比,包括農民工在內的人群明顯存在權利表達的劣勢。所以,廣東省讓外來農民工參與到當?shù)卣恼紊钪校粌H建立了一條當?shù)卣犎⊥鈦砣丝谝庖娕c建議的良好途徑。同時,也可適當“平衡”各領域、群體或階層的人大代表在人大中的比例,改善人大代表的組成結構,對于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十分必要的。從這個意義上說,省外戶籍農民工進入廣東省人大代表行列,應當視為改善人大代表結構的一個積極信號。
東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馮同恩表示,“農民工”身份是我國現(xiàn)行的社會體制和戶籍制度造成的。因此,解決外來農民工民生問題,就要從帶有根本性、制度性、法規(guī)性的深度來思考、研究和解決。從這個意義上說,要讓外來農民工融入其所工作和生活的城市,共享社會進步的發(fā)展成果,就必須關注他們的利益訴求,重視他們的政治地位和權益保障。
當選代表:暫時還沒有確定的議案方向
記者采訪了此次當選為廣東省人大代表的馬曉鳳。她生于1979年11月,28歲,黑龍江人,中專學歷,學的是音樂專業(yè)。1998年在廣州世界大觀園女子管樂團任演奏員。2001年6月任職于珠江鋼琴集團產品質量管理部門。
說起當選一事,她非常興奮。她說,當她接到電話通知時,半天沒有反應過來,不住地問:“是真的嗎?”然而,當選興奮過后的責任讓她感到任重道遠,她說,現(xiàn)在還沒有一個十分確定的議案方向,但是,從現(xiàn)在開始,她將就農民工問題著手開展深入調研,盡快進入及適應自己的角色,代表廣大農民工積極參政議政,努力反映農民工這一特殊群體的心聲和訴求。(鄧新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