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强伦姧熟睡人妻完整视频,国产精品亚洲а∨天堂123,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网各 ,高中女无套中出17P

東西問·漢學家|波黑漢學家李麗:漢學讓我們和不同的人成為朋友

分享到:
分享到:

東西問·漢學家|波黑漢學家李麗:漢學讓我們和不同的人成為朋友

2025年05月15日 19:01 來源:中國新聞網
大字體
小字體
分享到:

  中新社北京5月15日電 題:漢學讓我們和不同的人成為朋友

  ——專訪波黑漢學家李麗

  作者 李紫薇 史元豐

  2025年是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以下簡稱波黑)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30周年。這是兩國務實合作碩果累累的30年,也是文化交流推動民心相通的30年。

  據(jù)波黑國家統(tǒng)計局發(fā)布的數(shù)據(jù),2024年波黑共接待中國游客近7.5萬人次,同比增長145%。文化交流不僅架起跨越國界、穿越時空的橋梁,還在更深層次成為觸動人心的情感紐帶,讓更多個體之間在相互理解的基礎上建立友誼。近日,波黑巴尼亞盧卡大學漢學系系主任、漢學家李麗(Ljiljana Stevic)接受中新社“東西問”專訪,分享其結緣漢學、了解中國的故事。

  現(xiàn)將采訪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你如何與中國結緣?你在中國的學習經歷對你后來的漢學研究產生了哪些影響?

  李麗:當我還是個孩子時,我的祖父會把報紙上的文章剪下來并告訴我,“有一天中國會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國家,你必須學會中文”。這為我學習中文、接觸中國埋下了種子。

  17歲時,我在國際紅十字會擔任英語口譯員,遇到了一位正在學習中文的同事,她給了我一本書,告訴我要去貝爾格萊德大學進修。我想這也許是個機會。

  我對中文的學習真正開始于貝爾格萊德,那里有很好的中國教授,教我應該怎么做才能更好地理解中國。但當時動蕩的環(huán)境讓我難以專注學業(yè)。兩年后,我轉赴北京語言文化大學(現(xiàn)北京語言大學)深造。

  我一直相信,除非親身到過一個國家,否則不可能真正了解這個國家。

  在北京語言大學求學的一年間,我做了很多關于中國文化和藝術的研究,這一年徹底改變了我對中國文化的認知。我感到,必須以某種方式幫助更多學生來到中國,了解中國。

  但在回國后,我一度找不到與中文相關的工作,不過命運給了我轉機——時任巴尼亞盧卡大學文學院漢學系主任推動在當?shù)亻_設孔子學院,2017年,巴尼亞盧卡大學孔子學院獲批建立。我參與其中,也開始努力把我在中國的經歷講述給更多人。

2025年1月,波黑巴尼亞盧卡大學孔子學院和漢學系的師生們發(fā)來新春祝福視頻。圖為李麗(左)作為教師代表出鏡。受訪者供圖

  中新社記者:你曾對中國的“天下觀”進行研究,你認為漢學語境中的“天下觀”反映了中國的何種觀念?這一概念如何影響你向波黑講述中國?

  李麗:“天下觀”是我學術研究的重要方向,也是教學中貫穿始終的哲學思維。有觀點認為,這一概念源于《詩經·小雅·北山》中的“溥天之下,莫非王土”,最初指周王朝的文化疆域。而在后世的文獻經典中,我們可以逐漸發(fā)現(xiàn),對于天下的理解逐漸擴展至經濟方面,如在《墨子》中,就提到通過合理措施保護民眾的利益等,其后,孟子、韓非子等人的著作也逐漸顯現(xiàn)出“天下”的概念具有社會層面的理念。

  目前,對于“天下觀”的表述也更加豐富,如趙汀陽教授提出的“天下體系”,他認為這是優(yōu)化人類共存秩序的愿景,是謀求人類普遍安全以及共享利益的制度。有了“天下為公”的理念,我們可以共同努力把世界變得更好。理論上,這一必要的工作涉及三個方面:世界成為政治主體、以關系理性為原則以及通過制度促進所有人的發(fā)展。例如,新冠疫情提醒我們“病毒無國界”,這印證了“天下觀”中無界共同體的理念;而孔子“己欲立而立人”的思想,則強調著互助和諧的深層邏輯。

  在教學中,我逐漸意識到,學生們不僅喜歡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也愿意了解中國經濟發(fā)展的現(xiàn)狀,所以在教學中,我們會組織一些關于現(xiàn)代中國發(fā)展的講座,比如自1978年以來經濟改革的議題。

  此外,我們設置了國際關系與外交課程,學生不僅可以了解西方國家的理論,還可以讀到中國的政治理論。

  在教學中,我們盡量使用中國作家撰寫的有關中國的書籍。因為我們不能只介紹西方人對中國的看法,還要介紹中國人對中國的看法。

  這種從古典智慧到現(xiàn)實政策的銜接,讓學生更易理解中國行為的文化根源。

2023年4月25日,“一日看盡長安花”——國際友人西安城市觀光車“穿越之旅”活動于西安啟動。來自波黑等8個國家的國際友人參與活動。楊英琦 攝

  中新社記者:目前波黑人學習中國語言和文化現(xiàn)狀如何?巴尼亞盧卡大學對于中文教育有哪些經驗?你如何看待中文教育以及漢學在波黑的未來發(fā)展?

  李麗:在孔子學院建立之前,巴尼亞盧卡沒有系統(tǒng)學習中文的地方。孔子學院設立后,截至目前已有500多名學生,而巴尼亞盧卡的人口僅約20萬,可以說,對中文感興趣的學生人數(shù)之多令人印象深刻。

  許多學生從孔子學院開始他們的漢語學習之旅,之后選擇在漢學系進行更正式的學術學習。目前我們開辦漢學系已有四年,有50多名學生,僅次于英語系。因此,我們的大學在推廣中文和中國文化方面的作用變得非常突出。

  學生必須掌握所能知道的一切知識,不能只做翻譯或會說中文,而不了解中國的歷史、文學和哲學。

  因此我們會講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從仰韶文化講起,銜接各個朝代,講解每個王朝特定的歷史節(jié)點、重要的歷史人物、考古發(fā)現(xiàn)等等,而且,我們會通過舉辦文化活動來吸引學生,例如舉辦中文詩歌朗誦等。

  此外,我們和中國的大學一直有交換和聯(lián)系。我們的學生去中國的交流活動已經持續(xù)了約5年時間,每次為期兩周,他們會去北京、天津等地。我們現(xiàn)在鼓勵他們申請獎學金,去中國學習一學期或一年,否則他們很難深入了解中國的語言和文化。

  目前孔子學院和漢學系的發(fā)展剛剛起步,我們希望設立更有針對性的碩士課程,以便學生可以選擇經濟類中文碩士或國際關系類中文碩士。

  未來,我們希望能與中國的大學聯(lián)合培養(yǎng)碩士研究生,也會尋找中國的合作伙伴,幫助學生獲得雙學位,或是讓我們的學生到中國學習一年。我認為這不僅是波黑的學生學習中文、了解中國文化最理想的方式,也將有助于我們的國家與中國建立更好的關系。

2025年1月,波黑巴尼亞盧卡大學孔子學院和漢學系的師生們發(fā)來新春祝福視頻。圖為學生們出鏡送祝福。受訪者供圖

  中新社記者:你認為波黑是如何了解中國的?中國的哪些文化產品在波黑受到歡迎?

  李麗:在波黑,我們正在關注中國現(xiàn)代劇集的發(fā)展。我的研究方向和重要研究成果之前主要集中在公共外交和文化外交領域,但現(xiàn)在我更多地轉向文化本身,關注中國影視,以及我們可以通過中國影視了解和學到什么。

  今年我和我的同事們看了很多中國的影視劇,比如王家衛(wèi)導演的《繁花》,此外我本人也是陳凱歌和張藝謀導演的粉絲。

  中國的影視覆蓋了波黑各個年齡群體,年輕的學生們更喜歡中國的科幻小說和影視改編,比如《三體》,以及中國的古裝劇,而且他們從中學到了尊重長輩等很多儒家的價值觀、關于包括食物在內的中國傳統(tǒng)習俗等等。

  例如電視劇《尚食》,是一個集中展現(xiàn)明朝時期中華美食的電視劇,我的學生們都認為這部劇拍攝的美食畫面十分精美。

  不僅是影視劇成品,在TikTok上,也有很多拍攝中國傳統(tǒng)服飾的短視頻異常吸睛,從商朝到清朝,每個短視頻都拍攝得像當代的時裝秀。

  所以這也吸引了那些對時尚感興趣的學生,希望能更多地了解當代中國社會,我建議他們多了解一些中國時裝設計師的作品,或是在北京、上海舉行的時裝展。

  我總是說,漢學讓我們和不同的人成為朋友,一起工作,就像一家人一樣。(完)

  受訪者簡介:

波黑漢學家李麗(Ljiljana Stevic)。卞正鋒 攝

  李麗(Ljiljana Stevic),波黑巴尼亞盧卡大學漢學系系主任、漢學家、巴尼亞盧卡大學孔子學院院長。主要論文包括《具有中國特色的軟實力——智庫與孔子學院》《中國文化軟實力:波黑案例研究》等。

【編輯:張子怡】
發(fā)表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fā)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xié)議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評論

頂部